定速巡航2
刚听说天门高铁站这个月底要开门迎客了?这事儿真值得说道说道。
作为全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,天门憋了个大招:一座站房面积2万2千平方、3台7线的车站,规模直接对标地级市标准。
要知道,普通县级站通常就2台4线,天门硬是翻倍搞。
为啥这么拼?
你想想,160多万户籍人口,常年40多万在外打拼的乡亲,逢年过节那乌泱泱的返乡潮——没个大站台真扛不住。
更狠的是配套。
五月刚公布的公交方案,城区一口气调了4条线、延伸5条线,还专门为高铁站新增两条专线。
乡镇也通了接驳车,像黄潭、九真这些地方的乡亲,下了长途车直接换公交就能到高铁站。
这架势摆明了:别让赶路人在最后一公里犯难。
有老乡私下吐槽,光看这公交密度,就比某些地级市还周到。
其实天门去年就露了苗头。
全省重大项目进度连续9个月领跑,GDP增速8.2%比省均高出一截,武天高速也同期建成。
说白了,高铁是给经济引擎加的火——去年抢票挤绿皮车的苦,终于能翻篇了。
你算算账:以前去武汉得绕道仙桃或辗转大巴,现在高铁半小时直达,年轻人在家门口就业的选择也多了。
这哪是铁轨,分明是给县城经济铺的高速路。
车站大小还真不是面子工程。
你看网友早先吵吵着“仙桃支线站都1万2,天门起码1万5”,结果直接干到2万2。
说到底,当几百万人回家的路被缩短,当乡镇老人也能一趟公交去省城看病时,钢筋水泥的重量就有了人性温度。
那些嫌站房浪费钱的,怕是没见过春运时提着年货挤在过道里的皱巴巴的脸吧?
小站房装不下大民生,天门这步棋走对了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