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门崛起,铁路、基金与人才共筑低调产业新支点

天门 更新于:2025-10-03 00:44
  • 江江
    正在悄悄变成一个被低估的产业支点。
    不是靠喊口号,而是用铁路、基金和人,一寸寸把地图上的空白填满。
    沿江高铁天门北站刚获批,2029年通车后,去武汉机场只要18分钟——这意味着,一个在天门开厂的老板,早上9点去武汉谈客户,下午4点能回来盯生产线。
    物流不再靠“等”,而是“算得准”。
    更关键的是钱。20亿产业基金不是画饼,省财政、长江产业集团、本地城投三拨人真金白银投进去,80%砸在制造和仓储上。
    杭州的智慧仓储项目已经锁定,银行授信跟着来了60亿。
    工厂不用再为买设备借钱跑断腿,招工也不用怕“来了没活干”。
    数据显示,去年有超过一半回乡就业的人,是主动回来的。
    月薪5580元,比去年涨了11%,不是靠补贴撑起来的,是企业愿意给。
    用工缺口从1.8万降到4000,再过一个月,可能连招工广告都不用贴了。
    最让人意外的是那个绿色印染园。
    武汉、仙桃的服装厂,过去要跑几百公里去染布,现在天门一平方公里的园区,能接下35万吨坯布。
    这不是配套,是把产业链的“最后一公里”直接焊死在本地。
    天门没在搞面子工程。
    它在做一件很笨但很扎实的事:把交通、资金、人力、产业四个点,用时间、数据和现实需求连成线。
    别人还在讨论“返乡创业”,它已经让“回流”变成“扎根”。
    你可能没听过天门,但未来三年,你的快递、你的衣服、你的家电零部件,可能都绕不开它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